准备好了!12月通气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吸引全球目光
文 | 孙秀娟
再过一周的12月初,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正式投产通气。
这条同时采用超大口径、高钢级、高压力,具有世界级水平的能源大动脉,因为连接俄罗斯资源与中国大市场而备受关注。
10月16日,中国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河—长岭段(北段)实现全线贯通,“中俄、天然气管道、能源合作”已经成为网络热搜高频词,相关报道多达几十万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则在11月12日回答记者提问时确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是两国元首亲自商定并关注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战略性项目,对深化两国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国利益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在双方共同努力下,项目预计于今年12月投产通气,届时将举行相关仪式庆祝这一重要项目建成。
毫无疑问,中俄两个大国的“官宣”引发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欧洲媒体、美国媒体关注到两个问题,一是中国2018年进口天然气9038.5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而俄罗斯每年的天然气产量约为2800万吨,才占据了全球需求量的6%。二是除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竣工外,中国石油企业还参与了亚马尔LNG项目,未来一段时期,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天然气进口增量的最大来源。随着中俄合作密切,双方在天然气领域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
国内媒体中国能源报、中国化工报等更加关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对中国来说是对进口气源的有效补充。
在管道一期工程连通的黑龙江、吉林,当地媒体更是标注“重磅”发布,对中俄东线“气化龙江一大步,振兴东北有动力”充满期盼。
这一切,都使即将投产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提前进入“高光时刻”。
中俄东线管道项目是中国石油与俄气公司的联合项目,包括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和中方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俄罗斯境内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起自科维克金气田和恰扬金气田,沿途经过伊尔库茨克州、萨哈共和国和阿穆尔州等3个联邦主体,直达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中俄边境,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管径1420毫米。管道一期工程建设自恰扬金气田至中俄边境管段,长度约2200公里,之后还将建设连接科维克金气田与恰扬金气田之间的管道二期工程,长度约800公里。
中国境内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全线分北段、中段、南段进行建设。目前已完成的北段工程包括一干三支,线路全长1067公里。
其实,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从2014年签署协议到2015年管道开工,从2017年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到今年10月16日北段贯通,每个重要节点都引发了媒体关注。
10月29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新闻处官宣,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完成注气。恰扬金油气田的天然气已被输送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地区的边境配气站。而塔斯社则报道称:“管道干线部分已经做好向中国输送俄罗斯天然气的准备。”俄气公司也进一步明确,将在12月初对华输气。
11月15日,中国石油管道公司作为运营方,举行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媒体吹风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以及能源行业媒体、黑龙江、吉林当地媒体悉数到场,了解管道连线调试及投产通气的最新进展。
从全线建成到预备投产,中国石油、俄气公司准备好了;从俄罗斯恰扬金气田到中国长岭的中俄天然气管道准备好了。这意味着,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天然气,一周后将经“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从我国黑龙江省黑河市入境,先期抵达东北地区,并接连天然气管网。随着日后全线建成投产,气源将途经9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俄气资源与我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等地区需求旺盛的天然气市场相对接,并与我国现有区域输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为我国提供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
本文来源:中国石油报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即将通气 四大战略通道实现油气兼备
2019年10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段(黑河—长岭段)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东北方向首条管道天然气进口通道正式打通。后期,俄罗斯将开始通过中俄东线向我国供气,首期按50亿方/年供气,最终供气量达到380亿方/年。届时,我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均将实现油气兼备,对于保障我国油气供应和能源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俄均已就绪 东线天然气管道年底将投产
在历经多年艰苦谈判后,2014年5月2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期为30年,供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方,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2014年8月和2015年5月,经中俄两国政府批准,购销合同正式生效。
为实现购销合同的落地,实现中俄两国天然气进出口来源的多元化,两国均全力投入管道建设中。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国境内段起自黑龙江省黑河市中俄边境,止于上海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9省区市,拟新建管道3171公里,并行利用已建管道1800公里,并配套建设地下储气库。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于2015年6月开工建设,根据规划,将分期建设北段(黑河—长岭段)、中段(长岭—永清段)和南段(永清—上海段),其中北段将于2019年12月率先投产并接入俄气,预计2020年底全线贯通。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一方面,2014年9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罗斯境内段——“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开工。在线路设计上,“西伯利亚力量”西起伊尔库茨克州的科维克塔(Kovyktinskoye)气田,经雅库特的恰杨达(Chayandinskoye)油气田至俄罗斯边境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然后从布拉戈维申斯克(Blagoveshchensk)分为两支,一支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另一支进入中国,全长近4000公里。
2019年10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正在为2019年底经“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向中国供应首批俄罗斯天然气做准备。其中,从恰杨达油气田向“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填充天然气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科维克塔气田的天然气将从2023年起输入“西伯利亚力量”管线,目前正在进行全面生产钻井工作。
四大战略通道油气兼备 沿线地区气源更丰富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意味着我国四大能源进口战略通道均将实现“油气兼备”,这将有助于我国油气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据中亚、中缅两大管道的运营商——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经由中亚、中缅两大管道进口的天然气达到517亿方。其中,据霍尔果斯海关数据,2018年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气近475亿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终输送量预计将达到380亿方,有望成为我国第二大进口天然气管道。
分区域来看,按照规划,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向东北、环渤海和长三角区域供气,对于沿线地区保障及丰富气源、推动天然气普及、促进气源竞争、降低用气成本等具有积极意义。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后,将首先惠及东北地区。有分析预计,当输气量达到380亿方/年时,供应东北地区的气量约为135亿-150亿方/年,与2018年东北市场消费总量基本相当,将大幅提升东北地区资源供应能力,中俄东线天然气也将成为东北地区的主供气源。由于运输距离相对较短,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来气在东北地区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有望改变东北地区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偏低的局面。
受供暖等季节性刚需影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天然气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目前该地区资源主要来自东西两个方向,其中西向来自陕京线系统、榆济线,东向来自进口LNG和海上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运后,原本向东北供气的秦沈线流向将变为由北向南,环渤海地区将接受来自西、东、北三个方向的来气,将有力提升该地区的资源保障能力。价格方面,环渤海地区气源中,来自东部沿海LNG接收站的天然气多为早期签订的长约气源,进口成本较高,中俄东线天然气仍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力。
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由于经济发达、市场价格承受力高,这一地区是各气源争相供应的优质消费地。尽管由于运输距离较长,中俄东线天然气供应该地区并不具备明显的价格竞争力,但仍会作为气源的一个补充来源,并加剧该地区的气源竞争。届时长三角地区将会形成四方供气的格局,其中西部来自西气东输一线和川气东送,东部来自各进口LNG接收站和海上气,南部来自西气东输二线、新粤浙管道赣闵浙支干线,北部来自中俄东线和青宁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管道气平稳供应的特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投产在采暖季增加供应保障的同时,也会引发夏季资源的过剩,这对储气设施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此外,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输量达到120亿方,而根据公开的数据推算,由于市场开发不足,2018年中缅天然气管道向中国输气仅有40多亿方。因此,市场开发对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持续健康运营也非常重要。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对于俄罗斯来说同样意义深远。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储量,天然气生产和出口也位于世界前列,但随着页岩革命成功后的美国跃升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以及欧洲对于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俄罗斯传统的天然气出口战略和路径正面临考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天然气市场一直是支持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基石。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2018年,俄罗斯向欧洲出口管道天然气1938亿方,占俄罗斯管道气出口总量(2230亿方)的87%,占欧洲天然气总进口量(包括管道气和LNG,不含欧洲国家相互间贸易)的60%。然而,近年来欧洲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天然气市场日趋饱和,且在以美国页岩气为代表的新供应商施压之下,欧洲也更加强调能源进口的多元化。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欧洲、美国三大巨头在天然气领域的角力异常激烈。俄罗斯与俄向欧洲供气重要过境国乌克兰之间频频爆发“斗气”风波,俄罗斯绕过乌克兰新建的“北溪-2”管道则多次遭遇美国的阻挠和制裁威胁。
为此,俄罗斯迫切需要发展新的市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天然气消费增长迅猛,已成为引领全球天然气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东扩成为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多元化的重要方向,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是俄天然气市场东扩的关键之举。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卡耶夫: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11月12日,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吉尔吉斯共和国首任总统阿卡耶夫先生访问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时表示,能源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中俄能源合作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
阿卡耶夫先生表示,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清洁能源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能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中国政府已确立了能源发展新战略,在平衡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发展关系,推动中国社会实现能源结构转型,逐渐走清洁能源发展道路方面,中国将做出贡献。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能源格局深度调整,中俄能源合作也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的合作空间。中俄两国在节能技术、市场、资本等方面有较多合作点,对提高能效、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阿卡耶夫先生表示,当前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未来双方的能源合作还将具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潜力巨大,两国能源企业、机构也将在能源合作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之一,并孕育出“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这一实现中俄两国能源企业和机构深入交流、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积极参与中俄两国的能源互动,并发挥纽带作用。
2018年1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与圣彼得堡国际商品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促进跨国能源贸易平台发展,为双方石油天然气企业合作提供便利。2018年11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受邀参加首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并主持油气分论坛。2019年6月,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汪志新受邀赴圣彼得堡参加第二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并发言。
阿卡耶夫先生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国家级能源交易平台,能够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衷心祝愿中俄两国能源领域的互动和合作更加深入,成果更加丰硕。
叶国标表示,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和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愿意成为中俄两国之间能源、金融、科技、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桥梁,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服务世界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内捷洛夫·布里杨·东达科维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知名机械制造专家梅顺齐,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监事会主席郭旭、油品事业部总监张龙星、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张修修,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助理张超、战略投资部总监李志琴等相关同志参与座谈。
当日,阿卡耶夫先生出席了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共同主办的“海上院士讲坛”,并作题为“‘一带一路’全球性方案的数学建模及预测”的主旨演讲,并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金属材料专家内捷洛夫·布里杨·东达科维奇,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知名机械制造专家梅顺齐同台探讨“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来自能源界、金融界等500余位人士出席。